內水理論

土壌生成(內水)理論

内水 護著-ルビコンの河を渡らないために-「土の心 土の文化」漫画社刊より抜粋

1)基本反应 1  有机物(水溶性有机物,及含水性有机混合物)藉由添加酚(phenol)或是含有酚官能基的微生物代谢产物, 会快速结合粒子化, 凝集、缩合、重合成块状之巨分子产物。

对于含有酚官能基的化合物而言,当然也包括含有能生成酚官能基的氧化酵素(oxidase)。污泥或是发酵肥料均藉由这个基本反应1利用有机物以合成的产物

2)基本反应 2  在上述的反应的时候,如果添加适量含有大量被活化的硅酸物质, 会导致腐植化的重缩合反应

基本反应2就是土壤的生成反应,其中所谓含有大量被活化的硅酸物质,指的是能量状态不稳定的硅酸盐,而硅酸为地壳的平均组成物质或是接近其组成的物质。 因此, 不管是天然物或合成物, 最好都能是安山岩质或是流纹岩质的玻璃胶状固形物。

3)反応生成物(基本反应 1.2.)因为有螯合物构造, 所以有缓冲作用

当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产酚活性时, 产物中会有螯合物产生。所谓的螯合构造, 是一种由粘土矿物来的词汇,  指的是在马蹄形状结构中含在有正、负电荷的构造。因此,产物中含有螯合物, 即可藉由螯合物的缓冲作用,达到控制离子容量的能力

4)微生物分为土壤微生物跟他的敌人

所谓的土壤微生物,就是跟土壤生成相关的微生物的总称。土壤微生物包含了所有的土壤菌群. 对于土壤微生物而言, 跟土壤生成没有关系的都会被视为敌人,而不可能共存在的。 因此要土壤微生物与跟土壤生成没有关系的微生物共存是不可能的事

5)对微生物而言,除了自己以外都是敌人。

这边所指的自己, 是指菌群的意思, 因此, 对于含有与土壤生成有关的产酚土壤菌群而言,土壤生成菌群以外的微生物, 如大肠菌、腐败菌、病原菌等, 都是敌人

6)代谢产物(分泌物)对于自己有成长促进作用, 对于敌人则是抗菌作用

跟土壤微生共栖的(微)生物,与跟土壤生成相关的土壤菌群(phenol系)所产生的代谢产物, 其对于土壤生成无关的微生物而言,均具有抗菌作用, 然而, 这代谢产物却对自己有生长促进作用

7)微生物对于环境变化, 生活方式(代谢功能)也会改变

跟高等生物不同,对单细胞生物的细菌而言, 其生活方式(代谢功能)会随着外在环境改变而改变,而不会永远都是同一种生活方式(代谢功能)。 也就是说, 微生物对于单一环境, 只会有单一相对应的生活方式(代谢功能), 这是为了确保自己可以长久的生存

8)土壤菌群并不是以个体或菌种属区分, 而是以一种群体分类

可鉴定的土壤微生物菌种其实不到1/100,如果将比显微镜可观察尺度更小的土壤微生物都加以考虑的话, 说完全不了解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也不会太夸张。 也就是说, 连显微镜观察尺度以下的微生物都包含的话,我们不得不将微生物视为群体来看待。在解析显微镜观察尺度以下的微生物时,需要投入额外的能量,这将导致微生物的研究往能量形式下的生活状态转换(注一)。

9)所谓的好氧细菌(包括兼性厌氧细菌),是指如果能拿到分子内的氧气或游离的氧, 即可生存的微生物

在30亿年前细菌开始发源的环境, 游离氧是不存在的, 因此, 好氧细菌原本的环境, 是跟兼性厌氧细菌一起共存, 是个能够取得分子内氧气的环境 (注二)

10)土壤菌群会因为对应的外在环境,进行酚系与非酚系代谢功能的互相转换(phenol系⇔非phenol系)

所谓酚系代谢作用, 是土壤菌群的代谢跟土壤生成有关;而非酚系代谢作用, 是土壤菌群的代谢跟土壤生成无关, 因此, 在有酚系代谢作用的土壤菌群,跟其他杂菌共栖是不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 在有非酚系代谢作用的土壤菌群, 则会跟其他杂菌共栖。 而由物质层面来看的话,代谢产物中是否含有酚官能基,则是分辨酚系和非酚系微生物的方法.

但是, 酚系和非酚系两者是有关连的, 天然环境中仅有酚系或是仅有非酚系是不存在的。为了能表达的更清楚,或许较适合的说法是,有更多的酚系或有更多的非酚系。

11)土壤菌群最开始是属于phenol系

土壌菌群开始发源的环境, 游离的氧是不存在的。兼性厌氧细菌类出现,是由于与好氧细菌类的共栖,在那种环境下,游离的氧是不存在的,而能确保兼性厌氧细菌类的生存。
对于生物体而言,其出现的环境必跟他们最初的生存条件相同。因此,在最初生成条件所展现的活性必与其特性相符。由此观点而言,最先出现的土壤菌群必需与土壤生成有关,也就是具有酚系的活性。

 

注一 参照 7)微生物在环境变化时,微生物其生活方式(代谢状态)也会不同。即使是同种的微生物,也会由于在显微镜下,因不同的光源或培养环境不同,而有不同的代谢状态

注二 这里所谓分子内的氧气,译者认为应该是指兼性厌氧细菌(如光合成菌)代谢过程中所产生之含氧分子